聚及:北大方正集团破产重组,负债超3000亿,是怎么回事?
成立34年,总资产超过3600亿元的方正集团,正经历至暗时刻。
按照安排,2月21日是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北大方正)债券“19方正SCP002”的到期日,到期规模20亿。
然而因北大方正已进入重整程序,因此不会提前清偿单一债务,所以不会兑付今天到期的超短融。此外,设置有交叉性违约条款的债券也不视为违约。
2月18日,方正集团晚间发布公告称,其债权人北京银行以方正集团未能清偿到期债务,且明显不具备清偿能力为由,已申请法院对方正集团进行破产重整。
目前,央行、教育部、北京市已经成立清算组接管企业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作为民营企业中曾经的佼佼者,方正在2019年“中国企业500强”的排名是第138位,体量规模高达3000亿,如今却落得没钱还债“被破产”的结局。
消息一出,“方正破产”很快登上微博热搜,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。
2月19日,北大方正公告称,已于当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《决定书》。
法院裁定,受理北京银行提出的对北大方正进行重整的申请,指定北大方正清算组担任北大方正管理人,北大方正清算组由人民银行、教育部、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和北京市有关职能部门等组成。
1、旗下6家上市公司股权或将改变
在我国众多的校企中,北大系和清华系的企业是其中的领头羊。作为我国顶尖的两所高等学府。
清华和北大每年都会获得丰厚的教育经费,两所学校创办的校企资产规模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,也是我国仅有的两家经营性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高校之一。
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。
官网显示,截至2018年底,方正集团总资产达3606亿元。公司发展至今,形成了IT、医疗、产业金融、产城融合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,旗下拥有方正科技、方正控股、北大医药、北大资源、方正证券、中国高科等6家上市公司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方正集团的重组申请被受理,上述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有可能发生易主。
以下是截至公告日即2月19日,方正集团在4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情况:
方正证券:方正集团持有其股份数量为22.85亿股,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27.75%;
方正科技:方正集团持有方正科技控股股东方正信产100股权,方正信产持有方正科技数量为2.76亿,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.59%;
北大医药:方正集团持有北大医药股东北大医疗85.60%股权,北大医疗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7032.89万股,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.80%;北大医疗持有公司控股股东西南合成100%股权,西南合成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.7亿股,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8.58%;
中国高科:方正集团持有中国高科股份数量为1.17亿股,占中国高科总股本的比例为20.03%。
2、“不务正业”致衰落
有息负债达1634亿
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。方正集团以IT产业的不断深耕和发展为基础,业务领域涵盖IT、医疗医药、房地产、金融、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,旗下拥有六家上市公司。
2019年三季度末,方正集团总资产3657亿,负债3029亿,资产负债率高达82.82%。
很难想象吧,一家号称以IT产业为基础的控股集团,负债率会高达82.82%。如此高的负债率,公司更像是一家金融或者地产公司。
2019年三季度末,公司货币资金余额454亿,账面有这么多现金,居然不能兑付20亿债券,只能说明,454亿现金基本都是受限的,或者是集团公司不能调用的。
不然,也不至于沦落到债券违约的地步。
2019年三季度末,公司短期借款365亿,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670亿,目前公司已经处于现金流危机,一年内到期的670亿债务,更多的只能等待公司债务重组。
公司长期借款92亿,应付债券872亿,可以看出,此前公司更多的从债券市场进行融资,目前,已经发生债券违约,此后,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,已经是很难了。
方正集团有息负债共1634亿,公司此前一直靠借钱过日子,一旦借新还旧的路走不通了,1634亿有息负债,如何重组和清算,确实是个巨大难题。
最后,小考拉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。
2019年前三季度,方正集团营业收入917亿,净利润亏损24.68亿,有意思的是,公司的研发费用3.33亿,研发费用占比营业收入0.36%。
很难相信吧,一家以IT产业为基础的控股公司,研发费用占比营收只有0.36%,一般来说,高科技公司,研发占比在10%左右。
3.33亿的研发费用,把绝对额拿出来算,也比很多科技类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少很多。
很明显,方正集团根本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。
另外,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高达62.04亿,是研发费用的近20倍,再结合公司82.82%的资产负债率,方正集团更像是一家类金融的公司。
方正集团涉及的产业也包括金融、地产、大宗商品贸易等领域,这样来看,公司的财务特点也就说得通了。
以科技起家,背靠着北京大学这样顶级的科研资源的方正集团,却“不务正业”,债务过度膨胀,大力发展科技不相关产业,最终导致濒临破产的境地,实在是令人唏嘘!
3、20亿债券兑付日仅剩2天
人民银行牵头成立工作组
过去几年,从公开报道来看,贷款银行直接出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的情况十分罕见,如东特和盐湖都是由不知名的供应商申请重整。而方正集团这事背后必有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惊爆金融圈的,始于去年12月。
彼时,方正集团发公告称,因流动资金紧张,截至2019年12月2日终,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,“19方正SCP002”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。
后经债券持有人同意,展期至今年2月21日,即本周五到期,期间利息按照原利率4.94%计息。
该债券由方正集团于2019年3月4日发行,发行规模20亿元。这也是方正集团名下首只违约债券。
在一连串坏消息面前,方正集团有点坐不住了。
就在债券违约的次日,方正证券发公告表示,“经向我司控股股东北大资产了解,按照中央关于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相关部署,北大资产拟为方正集团引入大型央企作为战略投资人。”
问题是,谁会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呢?
这个问题一度引发市场的猜测。此后,有相关媒体表示,中交集团、保利集团、中国信达等企业均为方正集团抛出过橄榄枝。
事实上,北大和方正集团曾多次努力尝试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市场化重组,但纷纷失败。
今日据上证报报道,人民银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牵头推进方正集团风险化解工作。人民银行会同教育部、相关地方政府、各级金融管理部门成立工作组,一起对前期风险化解工作提出改革重组的思路。
那么,人民银行为何会参与此事?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分析说:“方正集团资产规模较大,债权人里有大量的金融机构,因此其一旦出现风险,不仅仅是实体企业受到影响,也涉及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。”
换句话说,如果方正集团泡沫破灭,一定程度上必将对信用债投研中的“国企信仰、规模信仰”造成双重打击。
上一篇:辉煌28年IT巨头,负债3千亿破产后续:平安为方正内斗买单?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