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搜索:
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,是“十四五”时期建设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任务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将“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”单列成篇,提出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”,为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。面向“十四五”,各省市陆续发布了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,提出数字化发展目标和举措,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,加快数字化发展。01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期间,顺应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,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,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。深入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,加紧布局5G、大数据平台、车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,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改造。实施应用场景建设“十百千工程”,率先在城市副中心、“三城一区”、冬奥园区、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。鼓励线上教育、在线医疗、远程办公、云上会展等新业态发展。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,促进平台经济、共享经济健康发展。加快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、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。健全数字领域法规与政策体系,完善数据共享规则和标准体系,培育数据交易市场,组建大数据交易所,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有序流动和深度开发利用。推动政务数据分级分类、安全有序开放,保障数据安全。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。02天津市“十四五”期间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实施应用场景“十百千”工程,推进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。推动建设国家基础软件创新中心,大力培育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和产业生态,全力构筑全国领先的信创产业基地。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,建成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,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范城市。支持5G关键产品的研发和生产,引导企业开发应用解决方案,建设5G产业集聚高地,打造全国一流5G城市。全面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,做强“城市大脑”,发展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,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整体优化、协同融合。加强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、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。加强数据资源汇聚存储、交易流通、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,构建数据资源服务体系。提升全民数字技能,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。03上海市“十四五”期间,加快数字化发展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加快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,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全面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,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,聚焦智能工厂、工业互联网、特色电商、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,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,打造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集群。以“两张网”建设为“牛鼻子”,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以智能化、数字化为突破口,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、治理方式重塑、治理体系重构。04重庆市“十四五”期间,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优化完善“芯屏器核网”全产业链、“云联数算用”全要素群、“住业游乐购”全场景集,高水平打造“智造重镇”、建设“智慧名城”。深入实施智能制造,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联网平台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数字内容、超算等大数据产业,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,加快发展线上业态、线上服务、线上管理,积极培育智能化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职业。加强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,开发培育智能化应用场景,挖掘数据资源的商用、民用、政用价值,拓展智慧政务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教育、智慧旅游和智慧社区等智能化应用。深化数字领域开放合作。健全数字技术、信息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,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,加强个人信息保护。提升全民数字技能。05河北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激活数字要素潜能,加快建设网络强省、数字河北,全面提升经济、社会、政务系统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变革。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。构建现代化数据资源体系。推动数据中心网络融合、技术融合、数据融合、业务融合,加强算力统筹和调度。加快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和共享,提升数据资源汇聚、采集和分析能力。鼓励企业开放搜索数据,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,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,发展数据加工分析、网络数据清洗、图像视频数据标引、语音数据训练、工业自动化数据整理等业务。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。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和能力供需对接,打造“研发+生产+供应链”的数字化产业链,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,积极发展数字农业,培育数字化、网络化现代服务新业态。06山西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。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,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,强化基础设施支撑,加快示范平台建设,完善政策支持体系,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,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技术应用先导区、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。包括加快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、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、建设虚拟产业园和产业基地。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,以龙头企业为依托,以重大项目为牵引,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,加快制造业、农业、服务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。包括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、着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加快推动治理数字化。深化数字技术广泛应用,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、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,构建数字生活新服务体系,加快实现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。包括加快智慧城市建设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、构建数字民生体系、提高数字政府水平、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。07辽宁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加快发展智慧政务、智慧教育、智慧医疗、智慧物流、智慧交通、智慧金融,深植“数字基因”,加快辽宁“数字蝶变”。构建大数据深度科学辅助的政务管理运行新机制、新平台,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。构建大数据深度科学辅助的政务管理运行新机制、新平台,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。加快数字技术全方位、全链条赋能产业,利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、拓展市场空间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。加快数字技术全方位、全链条赋能产业,利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、拓展市场空间,提升全要素生产率。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场景优势,培育数据要素市场。破除数据价值挖潜和数据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,加快大数据政用、商用、民用发展,释放数据要素倍增效应。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,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数据相关的权益,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,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。08吉林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“数字吉林”建设取得重大突破,经济社会运行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“互联网+”、人工智能成为产业转型重要支撑,信息化带动力持续增强,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建设深入推进,数字红利进一步释放。推进产业数字化。运用工业互联网、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汽车、装备制造、冶金、建材、石化、农业、文旅、交通、物流等产业,推动产业技术进步,开发新产品新业态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,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,发展普惠性“上云用数赋智”转型服务。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,推进百户企业示范、千户企业改造、万户企业融合。实施工业互联网建设工程,建设企业级、行业级、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,打造智能网联汽车、能源清洁利用、溯源食品等重点行业互联网平台,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生态。09黑龙江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建成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。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,有序推进高能效超级计算、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中心建设,把哈尔滨打造成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。加强存量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,提升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。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,打造“中国云谷”、大庆大数据产业园等数据产业集聚区,做大做强本地优质大数据企业,积极开展数据资源招商,争取引进一批数据存储、异地灾备、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数据资源项目,形成“北数南用”示范样板。10江苏省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面推进数字化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推动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,努力成为全球信息网络重要枢纽节点。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,加快发展优势制造行业的工业核心软件,建设全国顶尖的工业软件企业集聚高地,谋划建设国家布局的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、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,推进企业“上云”、标杆工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,积极创建国家“5G+工业互联网”融合应用先导区,努力建成创新驱动、应用引领、生态活跃的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地区。支持国家级江苏(无锡)车联网先导区建设。探索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、数字货币试验区。全面建设数字社会,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,提升城乡公共服务、交通物流、生态环保、社会治理、安全生产等智能化水平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,全面推进政务系统数字化建设,建立政务服务清单,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和协调机制,促进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和开发开放,着力消除“信息孤岛”。保障数据安全,加强个人信息保护。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。11浙江省
上一篇:中国品牌日:数字经济呼唤新品牌范式
下一篇:数字化改造 增收有新招